马耀邦: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

——从美国对中轮胎特保案的引申

2009年12月16日 13:41 49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奥巴马总统明知中国轮胎的输入是合乎美国跨国公司利益的,向中国轮胎强加过多的关税无法为美国工人创造任何额外的岗位。他为什么还是采取史无前例的行动,使用“特保”条款提高关税,并因此激怒中国?这令人困惑不解。一些人暗示,这是因为奥巴马与美国工会之间的亲密关系。其他人则指出,这是美国总统的重新工业化战略,在参与总统选举时,他专门就中国问题表示:“对我们的制造商来说,这是灾难性的八年。我们失去了近400万的高薪岗位……如今,我赞同贸易,但我也相信,为了让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竞争并取胜,贸易必须服务于所有美国人。那就意味着我们应当确保我们的工人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竞争,中国等国家不能破坏规则,将美国工人置于不利地位。”5中国是如何破坏规则的呢?候选人奥巴马说:“中国不仅效仿之前其他很多国家走过的路,向我们的市场倾销商品,却不开放自己的市场,这是我已经公开反对的;而且侵犯知识产权。她还过度低估其货币的价值,使其商品获得另一个不公平的优势。”6.
  自执政以来,对于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这一贸易保护主义条款,奥巴马在表达其观点时一直保持低调。奥巴马政府设计的汽车制造业救助方案是违背世贸组织规则的。在最近的国会听证会上,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一再抱怨中国“操纵货币”。
  然而,在对中国轮胎增收非同寻常的关税这一点上,美国“已经悍然违背了她于今年早期向20国集团作出的承诺——避免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3美国总统的做法是对自由贸易的践踏,历届美国政府向来高举新自由主义的大旗,向中国等国宣传自由贸易。其行为的后果将是严重的,因为从全球来说,这会鼓励其他国家效仿美国的做法,轻率地干预和故意地违背贸易管理规则。在国内,其他利益集团可能会追随和利用“中国特保”条款,以寻求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这不仅将引发美中之间贸易保护主义的对抗性反应,而且会波及到全球。
  确实,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已经抬头。贸易保护主义论调在美国国会和学术界已经日益泛滥,像马里兰大学的经济学家彼得·莫里奇(Peter Morici)之流的中国批评家就一直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他表示,美国经济“将无法增长,如果继续容忍中国在贸易上欺负我们的话。”7卡斯西部大学的经济学家Sue Helper认为,制造业岗位外包给中国将导致关键技术的流失。尽管通用电气公司事实上是外包的始作俑者,占领了中国市场,并因此收获了巨额利润,该公司执行总裁杰弗里·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还是呼吁美国再次工业化。7.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来说是不祥之兆,尤其是中国牺牲了数亿农民——农民是中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利益之后,对贸易具有依赖性。遗憾的是,中国决策者仍然未能意识到,世贸组织规则下的贸易正在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极大伤害。中国对奥巴马挑衅的回应是外在的,她只是宣称,中国将对美国的汽车零部件和鸡肉征收关税,并要求与美国就轮胎关税进行商谈。
  显然,中国仍没有打算放弃世贸组织及其针对中国的卑劣条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是国际贸易史上最不公平、最不平等的贸易条约。然而,中国仍然希望成为其成员,并忙于寻求与美国和解,以维系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经济秩序。
  对中国来说不幸的是,由于“出口导向型工业化”4政策的误导,中国农村发展停滞不前,数亿农民陷于贫困。中国社会的两极分化和不稳定已经日益明显。中国的环境一直遭受破坏而没有恢复,其资源日渐耗尽。外国收购中国工业和数亿中国人的微薄工资带来了美元的过度持有,而那些工资是他们在“血汗工厂”生产劳动所积累起来的。美元贬值已经将中国的美元储备置于巨大的金融风险之中。显然,这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它与“各国总是为自身利益行事”的传统观念自相矛盾。
  确实,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国际现象,因为国家并不是为实现其最大利益行事。迈克尔·赫德森教授将之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其表现为在劫持人质事件中,人质趋于同情人质劫持者。然而,在中国,人们必须注意特殊利益集团的强有力影响,他们通过对外贸易和城市房地产发展而受益。因此,除非中国决策者拿出智慧和勇气来抵制这种不当的影响,专注于本国发展,在战略上作出重大转变,否则,中国将走向毁灭之路,中国的繁荣将遥不可及。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