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2010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圆满结束

2009年12月15日 14:58 32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人才资讯

事有色金属行业2010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圆满结束
            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  惠颖 侯圣君

  

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10万,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困难,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中央领导多次指示“要把大学生就业摆在首位”。与此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2008年全国有色金属产业仍然完成工业增加值5766亿元,占全国GDP1.9%,从业人数达300万,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成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秉承“促学子就业,助企业纳才”的服务宗旨,于20091028121成功举办了“有色金属行业2010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以下简称“供需见面会”)。本届供需见面会历时35天,地跨中南、成渝、西南、西北、河南、东北、华北七个地区的15座城市,一共走进24所高校开展有色金属行业专场招聘(详见下表),总行程超过6500公里,参会单位共计230家次。与往届相比,本届供需见面会呈现出以下特点:

有色金属行业2010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概况

 

 

 

中南地区

中南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成渝地区

重庆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

 

四川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

 

西北地区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河南地区

郑州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东北地区

东北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吉林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北华大学

 

华北地区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河北理工大学

 

一、行业专场是未来趋势

各种综合性招聘会,规模虽然很大,但招聘单位行业各异、专业领域不一,容易造成求职者 “眼花缭乱,全面撒网”,结果直接导致企业招聘困难。与综合性招聘会相比,由行业人才机构牵头,企业组团进入多个地区的多所高校开展招聘,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创建了广阔、高效的对接平台,这种招聘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签约率,避免企业招聘的盲目性,而且还简化了高校接待用人单位的重复性,大大提高了企业在高校的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本届供需见面会承办高校之一,重庆大学的夏老师对有色金属行业组团招聘的形式表示了充分肯定:“行业性、中小型招聘会定位准确,大大提高了招聘成功率,必将成为主流趋势,学校非常重视与有色金属行业的合作。本次到重庆大学的有色金属企业需求专业主要有:冶金工程、采矿工程、电气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加工等,共提供了830余个岗位,意向签约达79份,现场气氛热烈,成效较为显著。”

二、企业加强人才储备正当时

今年国家为抵御金融危机,振兴有色金属产业而制定的《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加强企业管理和安全监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之一,人才必将成为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占领未来竞争的制高点的关键因素。

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李经理今年参加了全部七个地区的供需见面会,对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的组织工作大加赞赏,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企稳回升,现在正是有色金属行业企业优化人才结构、加强人才储备的大好时机。感谢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为行业企业与高校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供需交流平台,为企业省略了大量繁琐的会务组织工作,使企业可以更专心地投入招聘,大大提高了招聘效果。通过参加本届供需见面会,今年公司的200多个毕业生招聘岗位完成了60%以上,剩余的空缺岗位也基本与毕业生达成了初步的签约意向。”

三、毕业生对有色行业热情高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校企之间的相互了解,2009年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分别组织了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到部分供需见面会承办高校进行走访、宣讲,同时还组织部分高校走进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生产一线,从企业规模、生产技术、薪酬福利、晋升通道等多方面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此外还专门为相关高校及企业印发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毕业生对到有色金属行业就业的积极性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无论是在阳光明媚的西南还是冰天雪地的东北,毕业生都是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地投递简历。

在成渝地区的供需见面会会场,笔者询问了一位徐姓同学对于行业组团的招聘形式的看法,徐同学认为:“这种形式很好,更有针对性,而且规模不大,不用像以前师兄师姐那样,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希望今后能组织更多类似行业组团形式的招聘会。”此外,徐同学还表示对有色金属行业非常感兴趣,希望能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深对有色金属行业尤其是自身所应聘岗位的了解,最好企业能提供现场实习的机会。

在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和相关高校的大力支持下,从2006年“一地一校”的初次尝试,发展到今年全国24所高校巡回的庞大规模,“有色金属行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已经成为有色金属行业人才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mqk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