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商榷
2009年12月14日 14:17 6771次浏览 来源: 全球电动车网 分类: 相关新闻
3. 电动车以何取胜
能源和环境对人类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尽快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全国都在倡导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电动自行车对此行动的切实效果是什么?电动自行车的广泛使用,对交通拥堵和缓解能源紧张有什么作用?
作为一种绿色交通工具,其节能环保的特点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种工薪阶层和广大农村居民买得起的便捷式交通工具,其关乎民生,方便人民工作生活的作用也能够得到普遍认可的。以节能环保为例,1.2亿辆电动车替代摩托车的增长量,每年可节约成品油消费高达1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07万吨,相当于全社会小型乘用车(轿车)的全年总排放量,相当于全球投放1.27亿辆可节油25%的混合动力轿车替代普通燃油轿车的减排效果。
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被人们称为反对伪科学的“英勇斗士”的何祚庥何院士有着独到的见解。
何院士说“电动自行车对节能减排的切实效果极大,节能减排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使用电动车。我们来算一下,假定作为电动自行车,每充电一次,不到半度电,大概0.3或0.4度花费是几毛钱,每次充电走20-30公里。那么小轿车走20-30公里要多少钱?从节油的角度,价格减少10倍,相应的减排,电动自行车无污染,零污染。节能效果明显,减排效果也明显。”
称为“中国电动车第一人”、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自行车协会电动车首席专家的马贵龙马教授对于今后电动车发展的方向,马教授表示电动车主要往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更好的电池,一个是更好的电机。另外,除了电动自行车外,电动摩托车、电动小轿车等都将会是发展的方向,但我更主张发展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而少发展电动小轿车,因为它们占地面积太大,而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节省道路资源。将来中国城市道路交通工具应该是这样一种格局:绝大部分是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其次是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而那个时候的小轿车不仅是用电作为动力,而且在整个道路上只是一个点缀。
4. 以科学发展观看问题创和谐社会
胡锦涛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他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在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的今天,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问题,在对待标准问题上,在一定程度上严重违背了科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武断地认为“只要重量超过40公斤或者设计最高时速超过20公里/时就必须行驶在机动车道上”是十分危险的,这一背离了科学的划分,一旦形成事实将会导致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
那么,怎样来构建和谐社会呢?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是我们老百姓最想要的东西。
责任编辑:小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