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总量无过剩 技术瓶颈待破解

2009年12月14日 11:27 29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事关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更将在未来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本版今起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观察”栏目,为读者展现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蓝图。
  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当今新能源发电的主流技术。作为化石能源发电和水力发电的重要补充,新能源发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在我国,新能源发电事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以其中发展最快的风电为例,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截至2008年底,全国风电装机总量达到1217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而在2002年,我国的风电装机总量还只有47万千瓦。
  其他各类新能源发电虽然没有风电的发展成规模,但自身的发展速度也相当惊人。比如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仅西部地区就已经建了622座,靠这些新能源,已经解决了西部地区134.5万户居民的基本用电。
  新能源发电还远未成气候
  近一两年来,随着各地建设风电热潮的兴起,大家有一种错觉,似乎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大有过热之势。比如,前些年我们只有在新疆达坂城才能看到转动的“大风车”,但是近几年,人们突然发现,西起新疆、甘肃,东到沿海,北到内蒙古,南到海南的神州大地上突然冒出来成片的“大风车”。
  与此同时,生产太阳能用光伏电池以及多晶硅的厂家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据统计,到2008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达到200万千瓦,占全球产量的近1/3,居世界第一。然而,风电设备、多晶硅的盲目投资和产能过剩也广遭诟病。
  其实,抛开操作层面的是非,单从总量上衡量,新能源发电还远未成气候。
  江苏如东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骥认为,虽然风电是近年来新能源中建设速度最快也最成规模的领域,但是风电在我国总装机容量和发电总量中所占比重都还小得可怜,风电装机只占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的不到2%,风电发电量只占总发电量的不到1%。
  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就更是如此,其总量在我国庞大的总装机量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生物质能发电,到2008年全国装机量才315万千瓦,只相当一个大中型火电厂的规模。而太阳能电站装机量只有几十万千瓦,还抵不上一台大火电机组。所以,就新能源发电总体规模论,我国只能算是刚刚起步,绝对没有到过剩的地步。
  新能源发电潜力巨大
  不仅没有过剩,而且新能源发电的潜力还非常巨大。
  首先,从资源角度看,我国有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力的资本。比如我国的风力资源储量有10亿千瓦,居全球之首。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国土面积巨大,也都具备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的潜力。
  而更重要的是,从节能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发展新能源电力更有其迫切性。
  在我国,火电一直占主导地位,在8亿千瓦装机总量中,火电占了70%左右。因此,每年全国生产的煤炭约有一半要用来发电。我国最大的发电集团华能集团的资深人士李兆魁认为,以煤炭为主的电源结构必然带来两大难题。一是作为一次能源,煤炭早晚会枯竭。
  二是环境压力。就目前的火电技术,污染物排放问题很难根本解决。因此,如何大力发展零排放的绿色电力无疑是中国这种火电大国的重大课题。
  而从目前各种主流的所谓绿色发电技术中,无论水电还是核电,都有其“软肋”。比如大规模水电开发对流域的负面影响,核电的安全性以及核原料的获得难度等等,都使得这些发电技术也受到种种限制。而真正绿色的、可再生的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发电虽然规模还不成气候,但是其与环境的友好,其资源的可持续获得等优势是其他发电技术所不具备的。
  以风电为例,有专家统计,到2020年,如果中国风电装机达到1.5亿千瓦,每年就可节能1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亿多吨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