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突现“气荒” 专家建议政府定价

2009年12月08日 16:51 575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相关新闻   作者:


  “达州等一些地方都在搞天然气项目,到处招商引资,规模弄得很大,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气源,比如只有500亿的项目,却非要弄个1000亿的,那肯定吃不饱。”陈明泉直言。
  余焰无奈地表示,“各地的行政首长要考核招商引资的政绩,一部分地区的行政长官,比如市长、县长对企业拍胸脯:你的企业到我这来,我给你优惠的电价、气价,在谁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做了主,也不告诉你,直接把土地给别人,几年时间就建了一群中小项目在那摆着,建完以后就找企业要气。”
  “我们拿不出气来。为什么?现在一个企业的建厂周期是设计一年、建两年,差不多三年时间一个厂就完成了。那我们的建厂周期呢?我们从勘探开发,一直到建成规模气田,至少需要12年。你没气给他,这舆论就出来了:中石油、中石化供气不足,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余焰对此显然“颇有微词”。
  为解决气源不足,李明騄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将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而建设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5年,我们将超过新疆塔里木盆地,建成最大的天然气产地。”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利用基地。四川的很多工业经济是跟天然气有关系的,如果天然气这一块没有了,四川经济是很大的影响,因为四川有6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用天然气。”李明騄强调。
  事实上,四川在布局全国最大天然气化工基地的另外一面,这个被称“中国气盆”的地方,一时还无法绕开气源不足的“致命伤”。
  “以产定需”:解决矛盾的理想选择
  尽管我国天然气工业目前仍面临着一些关键因素的制约,如管线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干线管网建设不足、尚未形成地区和城市间管网体系等,但天然气价格偏低问题,一直都是一道无法迈过的“坎”。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对天然气价格实行严格监管,天然气井口价格和管输价格采用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主要定价方法为成本加合理利润,配气价格则由地方物价部门制定。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能正确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
  “大家广泛使用CNG(压缩天然气)不光是因为它节能环保又是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一辆出租车每天使用天然气大约可以节省70%的燃料费。”余焰表示,“现在国内油价和国际接轨了,但是天然气价格还是没有接轨,这是不合理的。调整和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势在必行,从而引导资源合理使用,促进资源节约与开发。”
  盛毅也颇有同感,“天然气按照热值和其它能源相比,价格相对偏低,这种偏低的价格就进一步鼓励并刺激了人们的需求,从而导致了供不应求矛盾的加剧。而适当调整天然气价格,是缓解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方法。”
  同时,盛毅指出,国家在能源的配置上要有一个更长远的战略布局。随着国内经济的调整,下一阶段中西部地区加工制造业是发展的重点,相应的能源配置也要作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在调整,原来对能源大量需求的产业也要调整,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离气源更近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四川天然气的外输数量可能要适当压缩,应该留出更多的气就地转化,我认为这是由产业区域分工变化后的一个必然趋势。”
  “以产定需”也成为理想的选择。李明騄认为,应提前制定规划,以上游公司的产量增加情况,来发展市场;余焰表示,“开源节流”仍然是解决天然气供需矛盾的根本之策,简单地说就是两大集团加大开发力度或者加大进口,还有该上的项目上、不该上的就别上。
  “整个中西部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处在加快发展的时期,长时间来看能源都偏紧,但在偏紧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通过价格机制、节约利用和节能措施,还有通过其它能源的相互替代来平衡这种关系。”盛毅强调,“天然气使用应先保证最急需的行业,几种能源很好的搭配起来,我认为这才是个大的方向。”

 

[1] [2] [3][4] 下一页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