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连续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2009年12月07日 9:40 3245次浏览 来源: 证券时报 分类: 相关新闻
各国退出政策将不同步
澳大利亚作为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最先复苏的国家,率先连续加息是现实的选择。
正如澳央行称,得益于消费者信心增强和全球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该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当地各项经济数据正逐步企稳,其中9月零售销售月率下跌0.2%,较今年2月低谷-2%已有明显收窄;同时其第二季度GDP年率增长0.6%,而另一方面通胀压力已有所体现,如截至今年9月,澳大利亚通胀率为1.3%,接近澳大利亚央行2%至3%的通胀目标水平区间。市场预期澳大利亚央行将在2010年初进一步上调利率,并于明年中旬升至4.5%。
澳大利亚的连续加息可能还会得到其他经济复苏程度较快国家的呼应,如印度,近期数据显示,印度第三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7.9%,增幅高于上个季度的6.1%,这是印度自1996年发布季度经济数据以来,季度增幅最大的一次。该国曾于10月27日已经上调了银行的准备金率,市场预期印度央行很快也会加息。
尽管如此,我们仍认为它们的加息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具备实质性紧缩意义。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大都属于金融危机中的边缘国,普遍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过去也一贯维持着较高的利率水平,它们虽然在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但之后却更多受益于各国为拯救全球金融危机而推出的全球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因此有必要在金融危机减弱之际,尽快将利率调整到中性水平以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通胀的可控性。
对于大多数金融危机中心国来说,金融危机令它们的实体经济和金融系统遭遇了巨大打击,如今虽然在政策的救助下有所恢复,但是受制于失业率上升,金融系统信贷功能没完全恢复等因素影响,经济过度到自主性复苏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政策扶持,因此加息也就需要等更长的时间。
这就造成全球刺激经济政策退出的不同步。它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如以美国代表为主的金融危机中心国仍将在相当时间内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使得诸多资金可能更多流入率先复苏的国家以赚取套息收益,这反而进一步增强了该国的流动性,加大该国资产泡沫压力。这种情况时间持续越长,未来一旦美国加息,可能就会给这些国家的经济以及金融系统造成更大的伤害。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