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外合资比例 上汽绝对控股上海通用
2009年12月07日 9:35 5035次浏览 来源: 金融时报 分类: 相关新闻
中国汽车销售从2009年一季度开始回暖,到了三季度销售增幅为74.11%,大大超乎厂家的准备乐观的程度,而导致供不应求,库存大降。
2009年1-10月,中国完成汽车产量10873168辆,销售为10891391辆,销大于产。由于厂家库存始终低位运行,这造成今年汽车价格在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依然坚挺。
而且中国车市今年的争气,是可以放到全球范围看的。从2月起中国汽车的销量就超越美国,最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而且更为乐观的是,这不是中国以今年的发展,透支未来的空间。
按照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标准。2007年全球平均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44辆,排名靠前的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的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分别为680辆、641辆、609辆、600辆和593辆,而中国2008年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也只有为38辆,只有世界平均水平五分之一多点。
总之,横比竖比,今年的“中国汽车”:中国人想不自豪都不行。资本市场对此也投了赞同票。大智慧汽车类板块指数,从2008年的最低点857.52点,一路上涨,截止上周五最高达3463点,涨了四倍,远远跑赢同期的上证指数(不过一倍而已)。
综合起来,也许可以下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汽车业在2009年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性关口,似乎已出人意料地担当了中国经济和中国制造业领跑者的角色。
而且这个角色是大受欢迎的。因为汽车业无论怎么好,似乎都只让中国人高兴,而不添烦恼。是全民开心,政府开心,企业开心,投资人开心,消费者也还算满意的共赢局面。这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格局中较为罕见。因为和汽车一样,表现不错的中国地产业,几乎就是一个在挨骂声中赚钱的行业。
这样大家高兴的局面,或者来自于汽车业特性。因为从制造业经济学的直观上看,汽车几乎就是现代制造产业的皇冠。没有什么产业,能像汽车业那样涵盖不同的产业链,包含各种科技发明,而又和国民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能力息息相关。一辆美丽的汽车开出去,一个国家全部经济发展的内容和水平、国民富裕程度尽在其中——甚至可以细化到格调品位和环保意识上。没有好汽车的国家,也许很庞大,但绝对不发达,你在好汽车品牌分布的地图上,就可简单验证。
世界工业制造强国的发展史,老牌如美国英国德国、新晋如日本韩国,它们在世界经济地位的奠定,汽车都是说“大话”的。假如这样的未来,在中国成真,“中国制造”或者就脱胎换骨了。
无论怎么说,都可以认为如今在中国谈汽车,是在谈中国的雄心。如是前提下,上海汽车的这笔交易会更有意义。而且作为上海汽车与通用深化合作的另一部分内容,双方还确定组建合资公司共同抢占诱人的印度市场。
[1] [2]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ehengwang.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